「六房天上聖母」,俗稱為「六房媽」,相傳,在民國67年以前(西元1978年),因為「六房媽」每年的輪值,主要均由每年擲爻產生的爐主負責,但也因為如此,並沒有留下確切的文字記載,僅有靠老一輩的人,以口耳相傳的方式,將「六房媽」的事跡加以傳訟、流傳,因此,造成各股之間與各小股之間流傳著不同的傳說。
在眾口鑠金的各種情形下,信眾便想要直接請神明闡述自已的身世,於是在民國70年(西元1981年)5月,在「六房天上聖母祭祠管理委員會」(以下稱管理委員會)(註1)舉行會議時提議,請求六房媽『飛鸞降乩』(註2),說明身世,再由管理委員會參考各方傳說及歷史資料,將「飛鸞書」寫成通俗文字,印製成『六房天上聖母史蹟』一書流傳於世。
過溪『聖母宮』於1987年將「飛鸞書」原文刻為石碑,標題即為『六房天上聖母略傳』,因此,這個傳說變成為信徒對『六房媽』信仰的共識(註3)。
一、六房媽的身世
一般而言,「媽祖」在臺灣的信眾觀念裡,祂的凡名就是「林默娘」,也因此「六房媽」在一般信眾觀念裡,便會與其產生聯想。
但是依照『六房天上聖母史蹟』記載,「六房媽」之凡名,並非臺灣信眾所熟知的「林默娘」;而是「林美雲」。因此,依照這樣的立論根據,「六房媽」應該與一般的民眾口中所稱之「媽祖」似乎有所區別。
不過,如果依照「六房媽」的<執士牌>上所撰寫的『天上聖母』字樣的文字,應該可以認定「六房媽」祂也是「媽祖」,在執示牌上方另外書立的『六房』字樣,可能主要是方便信眾區別使用而已。
所以從現有遺留之文物方面來推理,「六房媽」是「媽祖」,這方面應該是沒有疑問的,而在當年時空背景下所產生的『飛鸞降乩』,更加說明了當時信眾深切想要了解「六房媽」的心裡因素。
二、第六房之傳說
依據『六房天上聖母史蹟』中記載,大約一百年前(即光緒三年)(歲次丁丑),第六房子孫聚居之虎尾溪崙子,因洪水導致村民各自逃散,或歸依他房,自此無人主繼,只剩五房輪流奉祀。
另,「雲林縣采訪冊」記載『咸豐三年大雨,觸口溪水漲,沙壓萬元六田園,併冲壞水鏡頭莊」(註4),而光緒三年雲林地區並沒有記載發生洪水,可能是當時口耳相傳下的誤會。
且依照歷史年代表推算,清咸豐三年,是西元1853年。而清光緒三年,是西元1877年。兩者相差24年。就算2個時段均有發生水災,所指應該不是同一事件而言。
文獻整理:K1
文字校對:H.S.S.
2011.07.08
2011.07.17修訂
註1:『六房天上聖母祭祠管理委員會』成立於1978年。
註2:神明附身在乩童身上,乩童以土筆寫字傳達神明的意念,再由『桌頭』解釋
註3:徐雨村-雲林縣六房天上聖母的祭祀組織(1977年)
http://labangma.pixnet.net/album/photo/154380163
註4:http://labangma.pixnet.net/blog/post/62684315
留言列表